“我父亲配享太庙。”看过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的网友都知道,这是剧中大娘子说的最霸气的说一句话,这里的太庙和祠堂是一样的,都是祭祀祖先的地方,只不过皇帝祭祀的地方叫太庙,百姓祭祀的地方叫做祠堂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,南方宗教祠堂遍都是,为何到北方却很少见,难道北方人没有宗教传统,不团结,还是不够尊重老祖宗?
神圣
居民之冠是祠堂,它也是民居中最神圣的地方,这句话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在节目《百家讲坛》中的一句话,众所周知,“神圣”为何能和居住的联系在一起?
古时候人们修建祠堂主要有两个目的,主要作用就是供奉祖先,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议事,电视剧《破冰行动》中的东叔,不仅是村干部,还是族长,管理着村子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,他虽然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,但有一点就是值得尊敬,他十分注重家族利益,有什么事情总是和大家在祠堂商量。
碰到重要的事情,东叔手下会通知村子所有人半个小时后,村民便会集聚着祠堂外面开会,可见祠堂对于一个村子里面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。
如此重要的地方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,第一就是选位置,一般情况下,祠堂在村落里面的位置是十分显赫的,无论是选址的位置,还是建筑群体的样子,祠堂都是鹤立鸡群,村中一打眼就能看出这就是祠堂,而对于祠堂的选址,南北方有着不一样的区别。
北方的祠堂一般分布在村子的当中位置,核心位置,与周围的居民比起来,祠堂的门楼十分气派,让人看一眼便是有了崇敬之心。
北方的祠堂比较少见,有也是以村子为单位居多,但再看看南方的祠堂便不一样了,一些宗教文化浓厚的地方,实力雄厚的家族便会单独建立一个祠堂。
更值得一说的是,家族中无论商量大小事情还是喜事摆酒,丧事宴席全部在祠堂中进行的,正是因为祠堂十分重要,南方祠堂,从大门开始就要讲究排场,场面,门楼高,做工,设施上等等,都远远高于村中任何一个民宅。
另外和北方不一样的是,南方的祠堂并并不是单一的建筑,而是群建,例如广东东莞一个名叫南社的村子,村子中的最明显的建筑就是该村庄的祠堂。
临水而建,二十二间的祠堂分布在湖水的两侧,看上去非常漂亮,怪不得祠堂会被誉为:“凝固的音乐”。
祠堂的历史
要说起祠堂的历史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有,祠堂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,当时并不叫祠堂,而是被古人尊称为“大司徒”,也就是祭祀祖先的场所,不过当时的祠堂并没有统一的建筑风格,样式也比较单一,只有钱人才能建造出有排面的祠堂。
“祠堂”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,到了唐朝,祠堂的建筑便发展成一个特色的建筑风格,规模和样式同时也得到极大地改进,规划、设计也得到很大的提高,不仅有供奉祖先的地方,还有休闲地方。
随着时间的发展,社会的变化,祠堂的建筑在宋代时候得到了巅峰时刻,富丽堂皇,更加华丽,就连门楼也十分气派,四面的墙全部都是砖木结构,门脸都是用时下最流向的彩绘,就连上面的描画都是匠人一点一点刻上去的。
祠堂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宗族文化的传承,也是团结族人的产物,祠堂会让大家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,长期以往下来,宗教能够提高社会信任,从而利于达成团结,对宗族里面的每一个人的幸福感增加了不少。
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,宗教文化也变得有利有弊,有一些地方早已经没有了宗教建筑,更细心的网友会发现南方宗族祠堂的数量和规模明显大于北方。
要知道,祠堂的文化起源于儒家文化,而儒家文化起源于北方,按照正常发展而言,北方的宗族势力也比南方强,事实却是相反,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?
在很早之前北方的也是有很多祠堂,但由于大多数北方地区地处中原地区遭受了很多战争的打击,导致中原大多数人们向南方迁移,兵荒马乱的时代,保命是首选,虽说南方人也有迁移北方的,但毕竟少。
长此以往,北方的人遍布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,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,现在很多北方的村子中有很多不同姓氏的人,但再看看南方的村子,一个村子基本上都是一个姓,出自同一个大家族,从而也出使宗族文化的保存下里。
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域影响,北方地广人稀,而南方人口稠密,北方本来就不易行成一个比较大的宗教民族,而南方就很容易行成,从而也会影响祠堂的建立,不过北方有很多地方家中还是有家谱, 这也是寻根的重要依据。
另外修建祠堂需要物质支撑,没有钱也不行,据地方志记载,仅婺源一个县,祠堂最盛时能够达到2000多座,一村之中,少则两三座,多则二三十座,整个微州一府六县,祠堂不下万座,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能够看到的微祠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。
祠堂都是按照血缘可以细分的,同姓祠堂就可以修一个祠堂,所以村子中有可能不只有一个祠堂,会有很多祠堂,从而形成一个祠堂群。
修建祠堂是一个十分隆重的事情,也十分讲究,内部设有神主堂,并且还有香炉,烛台等,周围墙壁上有绘画,浮雕,柱子上面还有祠联,横梁上面悬挂着匾牌,门厅、过厅一应俱全。
祠堂中大多还有戏台,厢房等等而这些地方也需要众多吉祥图案点缀,装点,以及后期的维修,都需要钱来维持,可见修一座祠堂花费的并不少。
结语
古代的时候,北方经常遭受战争的摧残,经济业发展不稳定,再反观南方,没有战争的纷扰,很多人走上了经商之路,徽商、浙商等等,他们也积累了一些财富,从而也有钱修建祠堂,这也是导致南北方祠堂在数量上面有了巨大差异。
历史渊源,地域差异,以及经济问题等等都是导致南方的祠堂要比北方的多。
功过千秋,华夏祖先,从祠堂可以知道谱序流传,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象征,含义和意义都有非常深远的作用。